南通市政府办公室日前转发南通市总工会等部门《关于在全市开展“建功‘十四五’奋进新征程”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,为实现南通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,奏响建功奋斗新时代最强音。
《意见》明确六项重点任务。
一、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、重大工程、重大项目、重点产业,开展引领性劳动竞赛。
在竞赛项目上求拓展,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竞赛的重要落脚点,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、优势产业链、重大农业载体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、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等,分类开展劳动竞赛活动;在竞赛内涵上求创新,尊重职工首创精神,利用“互联网+”等现代化手段,创新竞赛方式和载体,使竞赛活动富有新时代特色,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;在竞赛组织上求突破,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,建立健全信息反馈、项目督导、调查研究、评估考核、总结表彰等制度机制,强化项目申报、推进、评估、总结的闭环管理,积极探索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中开展竞赛的有效途径。
二、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市,开展群众性创新竞赛。 围绕国家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和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等,组织引领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投身创新实践,提高创新素质,提升创新能力;围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问题,开展技术攻关、发明创造活动;突出“五小”在群众性创新活动中的基础地位,把合理化建议作为重要环节,形成基础广泛、人才集聚、成果丰硕的活动体系。深入实施劳模创新工作室“薪火工程”,稳步推进创建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,推动科技镇长团和劳模创新工作室“团室联姻”。建立健全职工创新活动激励机制,定期认定全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、十大先进操作法;鼓励企业实行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”等制度,为职工搭建创新舞台;推广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,探索企业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,激发产业工人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。 三、围绕推进美丽南通建设,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竞赛。 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,加强节能环保教育,引导广大职工树立“绿色低碳”环保理念,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,自觉践行绿色行为方式,着力培育绿色文化。在高耗能、高排放、高污染等重点行业领域,围绕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,组织职工比创新、比技能、比管理、降能耗和排放,促进资源能源节约、高效利用,提高竞赛绿色含量。在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普遍开展“节能降碳随手拍”活动,“保护环境随手拍”等活动,推动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,杜绝跑冒滴漏。 四、围绕实施重点人才工程,开展技能素质提升竞赛。 扎实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,引领广大职工立足本职钻研新技术、掌握新技能、争创新业绩,不断深化培训、练兵、比武、晋级“四位一体”的职工职业技能发展模式。创新技能人才培养选树方式,推动普遍开展工匠人才培育选树、名师带徒、师徒结对等活动;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,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开展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训相结合的服务;继续实施农民工“求学圆梦”行动、“英才名匠”产业人才培训、高技能人才“青苗计划”等。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,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,改进评价方法,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、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;加快实施职业资格、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,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;鼓励企业设立技能专家、首席技师、特级技师等岗位,引导企业建立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等机制。加大技能提升政策支持力度,建设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基地、劳模创新工作室、技能大师工作室、职工创新工作室等,增强各类团队的辐射带动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。 五、围绕全面加强安全生产,开展“安康杯”竞赛。 创新竞赛活动形式,积极开展争做“职业健康达人”、创建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等活动;充分发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作用,推动企业落实职工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、表达权;聚焦建筑施工、机械制造、危险物品生产经营等重点,开展群众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;推动竞赛活动向非公企业比较集中的开发区(工业园区)、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拓展,把农民工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纳入竞赛范围。 六、围绕夯实企业发展基础,开展班组创先争优竞赛。 坚持党建引领,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带工建“三创争两提升”(创争先进党支部、创争模范职工之家、创争工人先锋号,提升政治引领力、提升群众组织力)活动;以创建“工人先锋号”为载体,把争创“党员示范岗”与“工人先锋号”,争当“优秀党员”与“最美职工”“文明职工”等有机结合,引导广大职工党员在技术创新、助推发展、促进和谐、固本强基上当先锋;深化“六型”(学习型、创新型、环保型、效益型、和谐型、安康型)班组建设,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,增强班组的辐射带动能力、创新攻关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。